经济·科技--人开云体育-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民网
2025-10-01开云体育,开云体育官方网站,开云体育APP下载
《对话企业家》是人民网出品的一档高端人物访谈栏目。企业负责人在节目中分享创业故事。
“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系列微访谈栏目由人民网、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联合推出。
9月28日,沈佳高铁沈白段(以下简称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横贯辽宁、吉林的高速铁路,不仅实现了辽吉两省首条高铁环线的贯通,更标志着东北高铁网完成“O”型闭环,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让白山黑水间的民生出行与经济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我国营业性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主要指标稳中有增;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8%;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2.26万亿元……近日,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今年1至8月交通运输运行情况,这些数据与项目的背后,持续印证了交通运输“大动脉”的强劲活力。一组数据带你看我国交通运输主要指标稳健发展。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乔雪峰)黔贵大地,峰峦叠嶂,95%以上的土地被群山环抱。大自然以鬼斧神工勾勒出壮美的山水画卷,却也用崎岖山路筑起了一道阻碍发展的屏障。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乔雪峰)近日,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客运服务会议第763号决议,雄安城市航站楼正式获批机场分配代码(以下简称三字代码)NXA。 此次三字代码的获批,正是雄安新区完善开放基础设施、提升区域辐射能力的关键一步,为承接高端产业疏解、便利人才流动提供了重要支撑,雄安新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加快建设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乔雪峰)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将至,8天长假点燃民众出行热情,给民航运输也带来了新的需求,也将迎来暑运后的又一次客流高峰。记者从北京首都航空获悉,国庆假期计划运行国内及国际航班共计约2400班次,保障旅客预估38万人次,整体客座率预计接近90%。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杜燕飞)三峡集团发布消息,三峡升船机2025年计划性停航检修29日正式结束,如期复航,迎接国庆节、中秋节客货运高峰期到来。 货船正缓缓驶入三峡升船机。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杜燕飞)当前,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在能源安全、行业发展及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日前,在电力工程技术经济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电力工程造价是电力技术方案可行性的“试金石”,也是实现电力项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益最优”目标的核心载体。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杜燕飞)在“双碳”背景下,零碳园区正从概念探索走向规模化实践。日前,在 2025 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上,中电联标准化部发布了《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与《零碳园区评价规范》两项零碳园区领域核心标准,我国零碳园区的核查和评价标准作为团体标准开始实行。
9月28日,沈佳高铁沈白段(以下简称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横贯辽宁、吉林的高速铁路,不仅实现了辽吉两省首条高铁环线的贯通,更标志着东北高铁网完成“O”型闭环,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让白山黑水间的民生出行与经济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我国营业性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主要指标稳中有增;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8%;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2.26万亿元……近日,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今年1至8月交通运输运行情况,这些数据与项目的背后,持续印证了交通运输“大动脉”的强劲活力。一组数据带你看我国交通运输主要指标稳健发展。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乔雪峰)黔贵大地,峰峦叠嶂,95%以上的土地被群山环抱。大自然以鬼斧神工勾勒出壮美的山水画卷,却也用崎岖山路筑起了一道阻碍发展的屏障。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乔雪峰)近日,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客运服务会议第763号决议,雄安城市航站楼正式获批机场分配代码(以下简称三字代码)NXA。 此次三字代码的获批,正是雄安新区完善开放基础设施、提升区域辐射能力的关键一步,为承接高端产业疏解、便利人才流动提供了重要支撑,雄安新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加快建设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乔雪峰)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将至,8天长假点燃民众出行热情,给民航运输也带来了新的需求,也将迎来暑运后的又一次客流高峰。记者从北京首都航空获悉,国庆假期计划运行国内及国际航班共计约2400班次,保障旅客预估38万人次,整体客座率预计接近90%。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杜燕飞)三峡集团发布消息,三峡升船机2025年计划性停航检修29日正式结束,如期复航,迎接国庆节、中秋节客货运高峰期到来。 货船正缓缓驶入三峡升船机。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杜燕飞)当前,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在能源安全、行业发展及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日前,在电力工程技术经济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电力工程造价是电力技术方案可行性的“试金石”,也是实现电力项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益最优”目标的核心载体。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杜燕飞)在“双碳”背景下,零碳园区正从概念探索走向规模化实践。日前,在 2025 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上,中电联标准化部发布了《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与《零碳园区评价规范》两项零碳园区领域核心标准,我国零碳园区的核查和评价标准作为团体标准开始实行。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赵竹青)9月29日,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开幕。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成果首次集体亮相。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赵竹青)9月25日至27日,“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2025年会议暨论坛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汇聚来自10个国家40余所高校与机构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建筑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 会议期间,由联盟牵头,北京建筑大学、斯里兰卡国家测绘局、哈萨克斯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发的“全球建筑遗产数字保护与创新应用平台”正式发布。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赵竹青)9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孟飞表示,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工业软件发展锚定了清晰方向:要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转型,加速工业软件创新突破进程,大力培育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这不仅为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自主可控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更标志着中国工业软件步入创新突破、规模发展的高质量时期。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大设施”)是支撑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我国大设施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但“跨域协同薄弱”“开放共享不畅”等问题依然突出,亟待以制度创新为牵引,推动其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真正发挥国之重器的战略效能。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诸多重大科技突破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技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撑。
日前举行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正式发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2025)》(以下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超六成企业基本实现全业务流程数字化。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为推动我国科技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国科协2025年“开放合作月”将于10月全面拉开帷幕,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5个国内省份和法国、巴西等5个海外国家开展约60场民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 据介绍,2025年“开放合作月”活动由中国科协统筹组织,以“科技为舟载天下,人文作楫济未来”为主题,联动国际科技组织、地方政府、全国学会及地方科协共同开展,设置四大板块交流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公平包容的国际舞台,进一步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赵竹青)9月29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绵阳锦标赛在四川省绵阳市开幕。此次锦标赛共有来自全国的1600余支赛队,近3000名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赛手参赛。
走进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项目现场,项目主登陆厅环形玻璃巨幕已经落成,这是中国一冶日前完成的全国首例环形双曲面索网点支式玻璃幕墙,该幕墙系统位于郑州航空港区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项目 ,是项目主登陆厅外立面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项目总建筑面积达52.74万平方米,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规划包括13个标准展馆、3个多功能展馆、1个主登陆厅、2个次登陆厅以及餐饮商业配套和平急两用地下停车场等设施。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记者李婕)中国海油28日宣布,中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万公里,跃居世界前列,这标志着经过40年技术攻关与工程实践,中国海洋油气管道工程技术与装备能力实现全方位跨越。海底管道,被喻为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的“生命线”。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记者李婕)记者29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在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古近系岩性勘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钻获高产油气井,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
本报电(记者刘发为)日前,在“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系统总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最新建设进展,全方位展示市场建设运行成效,展望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方向。这是继《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之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市场最新进展情况报告。
本报天津电(记者靳博)近日,全球首艘9300车位甲醇双燃料汽车滚装船“港荣”轮首航靠泊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300吨国产绿色甲醇顺利完成岸基加注,这也是全国首次滚装船绿色甲醇加注,标志着天津港具备规模化供应绿色甲醇能力,向国际航运低碳燃料枢纽迈出关键一步。 本次加注所用甲醇产自内蒙古自治区,以废旧轮胎和生物质为原料,全生命周期减碳超70%,一次作业即可减排二氧化碳460吨。
华能正宁电厂碳捕集示范工程。 路建龙摄 9月25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在华能甘肃正宁电厂圆满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营,年捕集二氧化碳达150万吨,相当于处理60万辆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技术和装备实现全国产化。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哪些新进展?水旱灾害防御取得什么新成效?河湖生态环境面貌发生哪些新变化?水利部在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跟随海报,一起了解。
眼下,我国秋粮陆续进入收获期,各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由于受到今夏洪涝、干旱等不利天气影响,为确保今年粮食生产维持稳定,要切实做好秋粮收获减损文章,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理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国各地秋冬种生产正陆续展开,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购买使用进入高峰期。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开局之年,两个规划都明确到2027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稳步迈上1.4万亿斤台阶,这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王经理,今年这么早来找你,总能给我预留一些羊角嘴大米了吧?”骑摩托车赶来的顾客,来不及下车就在王喜全办公室外大声说道。初秋时节,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羊角嘴村的王喜全正面临着甜蜜的“烦恼”。
农户直播卖粮,正悄然成为新时代农民的“新农活”。这种销售方式的创新,实现了粮食供需精准高效对接,更赋予粮食交易更深层次的价值,它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流转,更演变成一种有故事、有温度、有信任的人文交互。
本报北京9月14日讯(记者刘慧)今年夏粮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小麦超1亿吨,收购进展整体顺利。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表示,今年小麦收购有3个特点:一是收购进度快。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日前启动。活动发布了城乡联动促消费倡议,6家电商平台推出消费补贴、流量扶持等25项惠农措施,8家金融机构发布助农专项贷、消费满减等34项助农举措,36个大中城市将联合开展“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活动。
无人农机代替人力作业,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它没有消除农民的存在价值,而是重塑了这种价值;没有削减农业的工作总量,而是重塑了工作的形态与内涵。
在陇原大地上,一场关于农村产权交易的变革正在发生。甘肃省兰州市通过建立四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今年将永登县蔬菜保鲜库的年租金从3.5万元溢价增值至10万元;将安宁区闲置办公楼以每年15.5万元成功出租。